南宫NG·28(中国)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

522_57px;

OA登陆
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员工文萃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员工文萃 > 员工文萃

红 柳

来源: 作者: 时间:2020-6-19 阅读:

那是一片由三代农垦人凝聚着智慧和汗水而缔造出来的净土,是令我心灵得以安放的温柔乡,那就是我的家乡——甘肃农垦条山农场。无论走多远,他永远是我最怀念的地方,尤其是房前屋后的颗颗红柳,总是会勾起我儿时的记忆,让我沉静其中,任思绪随风徜徉……

记忆中,红柳是爷爷奶奶开垦荒地时野外就餐的筷子,是妈妈用来编筐做筛的最佳选材,是我们淘气不听话时爸爸教育我们成长的“利器”。长大后才明白,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我理解的那样浅显,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,红柳在沙丘中根扎得很深,触须伸得很长,流沙掩埋的枝干会长出根须,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,在炎炎夏日中开出淡红色的小花,坚韧、顽强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命,成为茫茫荒原中最美的风景,也给辛苦劳作的垦荒人给予希望。

小时候,父辈们去地里劳作时总会带着我们这些在家无人照看的孩童,他们每天早早起床后随便吃几口干粮,带罐水,背起我们,抡把锄头就去地里干活。这时,红柳又派上了用场,他们将我们小心翼翼的安顿在红柳下避风处后,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。那时候开垦时间还不长,农作物长势很差,秧苗七零八落、稀稀松松,大片的庄稼总被一茬又一茬顽固的杂草无情的侵占,锄草成了一项大工程。时常可以看到父辈们佝偻着身躯,完全依靠着人力一颗一颗地去清除杂草。烈日酷暑下,红柳成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和心灵的依靠,累极了就坐在树下稍作歇息,那湿透了的衣衫格外入眼。然而,他们依然像哺育孩子似的精心呵护着这片田地。

记得有一天晚上帮父亲洗脚时,我柔嫩的小手刚一触碰到那双长满老茧的双脚,心里便像投石击水般泛起了涟漪,这哪里是肉啊,如此僵硬。我抬起头来稚嫩的问:“爸爸,您疼不疼?”父亲摇摇头,郑重其事地对我讲:“孩子,我不疼,你哪见过手上脚上没茧的农垦人,茧越厚,越说明我们工作卖力,做的贡献自然也比别人多。我们农场还有很多来自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大城市的知青,他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,背井离乡支援我们家乡建设,住地窝子、挤土炕、吃糠咽菜,人家都不说苦,爸爸这点老茧又算得了什么?”

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是如何坚持下去的。长大后,我才慢慢懂了。我们的垦荒先辈们不愧为“最可爱的人”,他们在最美的人生年华,把大好的青春、满腔的热血都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,献完青春献终生,献完终生献子孙,誓将荒漠变绿洲,戈壁化良田,只因党的号召,只因祖国需要。“艰苦奋斗,勇于开拓”的农垦精神是他们的真实写照,也是鼓舞他们战胜困难,不断向前的精神动力,正如陪在他们身边的红柳,坚定、深沉。

如今的条山农场,数万亩高科技良田,花园式住宅小区,到处郁郁葱葱,生机盎然,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农场让人目不暇接,令人陶醉。林立的高楼、整齐的街道,一到晚上,万家灯火闪耀银河,我仿佛看到先辈们欣慰的笑脸。场区道路上,愈发茁壮的红柳在风中沙沙作响,好似百十年来从未变过,默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传奇。

我愿做一棵扎根农场的红柳,倔强的活着,不论狂风暴雪,都要充满力量的拼搏,增添绿色的希望。

上篇:

下篇:

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兴路21号 电话:0931-8857181
Copyrights © 2018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甘肃亚盛集团
陇ICP备1500221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552号

关注我们:

  • 130_130px;
友情链接: